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折返性心律失常

1 . 80%的心动过速可能来自不同形式的折返最初认识二种折返模式, 20世纪初( 1906年) AG Mager在海蜇( jellyfish )环状横向切面组织发现环行运动[ 3 ] ,环径传导时间要求长于环径不应期,而且传导必须是单向的。由于折返理论的建立,才有后来心房的峡部折返(心房扑动) 、旁道折返(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室希浦系折返、 “ 8 ”字形折返等的认识[ 15 ]。可见心律失常治疗不能指望有更多新的AADs ,自1999年后批准的新AAD ......

——《心脏病学实践.2014》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14》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14 > 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临床问题与研究进展 > 第三篇 心律失常 > 温故知新———心律学发展历程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乔岩
页码:284-28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