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腔内三维标测图的临床应用

各种心律失常患者在三维心电标测过程中,腔内标测电极经采样、信号后处理而得到不同类型的三维标测图供分析,进而能判断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是局灶性还是折返性,最早激动点的所在部位,激动传导的方向与路径,缓慢传导区部位,心电活动的低电压区、瘢痕区部位与特点等。最终对心律失常做出直视而精确的“立体三维诊断” ,并指导消融治疗。而三维标测则让医生以三维的视角洞察和考虑立体心电现象的发生与传导,这能充分考虑心脏电活动的跨室壁和跨空间的离散度。总之,腔内三维标测技术为心律失常的诊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料。 ......

——《中国心律学. 2014》
书名:《中国心律学. 2014》
栏目:中国心律学. 2014 > 第七篇 心脏电生理进展 > 5.体表三维标测:心电学的又一里程碑 > 一 腔内三维标测
作者:郭继鸿 胡大一
参编:蒋文平,方祖祥,马长生,杨延宗,吴书林
页码:414-41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