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不同类抗心律失常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17~36]

由于蛋白亲和力强,广泛分布于全身,表观分布容积正常人为2~3L/kg,心衰时降低。单次服药半衰期为6~8h,心律失常患者稳态半衰期为4.5h(2.2~16.2h),儿童为2.5~6.7h。主要经肝脏代谢,部分代谢物3‐羟奎尼丁、N‐氧化奎尼丁、氧‐去甲基奎尼丁具抗心律失常药理活性,作用最强的为3‐羟奎尼丁。室速和室颤患者在2~7天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临床试验表明,患者的性别、年龄、肝肾疾病等对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分布的影响无显著影响。其中60%的患者静脉注射腺苷6mg后1min转复为窦性心律,部分患者3mg无 ......

——《临床心律失常学》
书名:《临床心律失常学》
栏目:临床心律失常学 > 第7篇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 第59章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作者:陈 新
参编:黄从新,王方正,张澍,白梅,曹克将
页码:732-73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