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非酶糖基化学说

在高血糖环境下,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血管内游离的AGEs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AGE受体(RAGE)结合,被血管内皮细胞内吞沉积于内皮下组织。研究证明,在血管壁的胶原和基底膜蛋白上有AGEs的沉积并随着糖尿病的进程进行性增加。当AGEs与RAGE结合后改变血管内皮的形态和细胞骨架,使细胞间形成裂隙,增加血管通透性,还可诱导内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产生大量自由基。1、E‐选择素 ......

——《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书名:《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栏目: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 第四篇 血管损伤与血管性疾病 > 第二十三章 糖尿病的血管损伤 > 二、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
作者:黄 岚 黄德嘉
参编:朱国英,霍勇,晋军,王红,宋明宝
页码:189-1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