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三)病毒DNA 序列体外突变的形成

形成缺失突变最简单的策略包括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环状DNA后再环化,或将环状DNA线性化后,使用消化程度容易控制的内切酶进行消化,经环化后,可获得具有不同长度缺失的分子群体。主要通过化学诱变原如亚硝酸、羟氨(hydroxylamine)等作用或用可产生突变的DNA多聚酶进行PCR等,这种方法可在基因组相当大的区域内产生点突变,而不能预先确定突变的位置和作用。如在多瘤病毒,尽管重叠的小T抗原读框中一个保守的丙氨酸变为颉氨酸,却引起中T抗原翻译的终止,使中T抗原羟基端缺失37个氨基酸,在细胞转化,膜吸附以及蛋白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上篇 总 论 > 第三章 病毒的复制和变异 >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 > 六、病毒的基因工程变异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41-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