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1977年发现拖带时,仅仅只是描述了一个现象,但并不知道其内在的机制。直到1984年,Waldo AL在一个室速病例中,才真正阐明拖带的机制。综上所述,拖带的机制可总结为:用高于心动过速频率的起搏刺激引起心动过速,拖带发生时,每次起搏刺激的顺向波锋重整心动过速至起搏频率,逆向波锋与前一跳的顺向波锋发生碰撞,甚至产生阻滞。在不同频率下,每次来自起搏刺激的逆向波锋Xn均与前一次起搏刺激(Xn-1)的顺向波锋发生碰撞,而每次起搏刺激Xn的顺向波锋则拖带室速并重整频率。图7-1-7B右图中,冠状窦记录部位先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