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变的形态结构特点,不同报道分别使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囊实性上皮瘤、胰腺实性囊性乳头状瘤、胰腺实性乳头状上皮瘤、胰腺乳头状囊性上皮瘤、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等命名。1996年WHO正式将本病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 , SPN ) ,并将其分类为生物学行为未定或交界性恶性潜能的肿瘤。2010年WHO将其分类为低度恶性上皮源性肿瘤( low malignant neoplasm ) ,好发于年轻女性,肿瘤由形态单一、结构疏松的上皮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