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三)饮食、饮水

研究发现,未给AFB1和HBV阴性组肝癌发生率为0,单AFB1组为11.1%,AFB1给药、HBV感染组协同作用高达52.9%。分子流行病学发现,肝癌患者血清、尿液中可以检测到黄曲霉毒素及其氧化代谢产物。最近几年对致癌物代谢酶的研究发现,体内代谢酶基因型的差异影响个体癌症的发生危险。台湾的一项7342人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涉及AFB1活化或解毒过程的代谢酶如谷光甘肽(GSTM)的基因型差异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干预研究发现,奥替普拉(Oltipraz)可以抑制大鼠的肝癌发生。另外血色病患者HCC发 ......

——《腹部肿瘤学》
书名:《腹部肿瘤学》
栏目:腹部肿瘤学 > 第六章 肝肿瘤 > 第七节 肝癌流行病学 > 二、病 因 学
作者:郝希山 王殿昌
参编:王家仓,李强,梁寒,郝希山,王殿昌
页码:636-6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