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40年代,Watson‐Jones将骨盆损伤分为撕脱骨折、骨折脱位和骶尾骨折三个类型。此后,出现多种根据损伤解剖的分类方案。在前述外伤解剖和外伤机制两类分型的基础上着眼于骨盆环的稳定情况,1988年Tile提出一个目前被广为认可的骨盆环骨折分型(表30‐。1996年Isler将外伤机制放在次要位置,着眼于骨盆后环的完整和稳定,并与AO骨折分类接轨,在Tile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为详尽的分类。在分类时骨盆后环损伤加上前环损伤分类,即为显示骨盆环损伤特点的、完整的骨盆骨折分类。本法复杂,难以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