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四、次声的防护措施

由于次声对人体的生物效应还未完全弄清楚,加上次声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大气中传播能量衰减特别小,可沿波导层传播,几乎可完全绕过障碍物,可引起人体内脏器官和躯体共振等),无疑给卫生防护带来一定困难。现有的研究显示,次声控制应与低频噪声、振动的控制同时考虑。应设法降低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人工次声和低频噪声源的强度(如降低航天人员坐舱中的次声及低频声强度。采用消声器,有源吸声器(电子吸声器)可减弱次声和低频声辐射。对于局部耳的防护,如在次声环境中短时间暴露,可采用无孔插入式耳塞外加耳罩。可是,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常见的 ......

——《现代环境卫生学》
书名:《现代环境卫生学》
栏目:现代环境卫生学 > 第三篇 环境因素与健康 > 第三十四章 声污染与健康 > 第二节 环境次声
作者:陈学敏 杨克敌 尹先仁 庄志雄 鲁文清 衡正昌
参编:尹先仁,庄志雄,鲁文清,衡正昌,于云江
页码:1124-112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