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脊髓损伤的创伤病理和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后迅速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分为三种类型:①脊髓震荡。脊髓破坏横断。Faulkner等证明,在脊髓损伤后退变组织区域缺乏星状胶质细胞,并揭示了星状胶质细胞在轻至中度脊髓损伤中对组织和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因此找到一条减少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新治疗方法。Ditor等进一步研究了脊髓损伤后Na +‐K +‐ATP酶浓度降低和肌纤维类型改变是SCI后肌肉痉挛疲劳的原因。Carlson等总结了继发性脊髓损伤不同机制,包括缺血、生化改变、程序性细胞死亡、毒性刺激物(excitotoxicity)、神经递质的积聚 ......

——《骨与关节损伤》
书名:《骨与关节损伤》
栏目:骨与关节损伤 > 下篇 各 论 > 第二十九章 脊柱损伤 > 第三节 脊髓损伤
作者:王亦璁
参编:刘沂,姜保国,王亦璁,王澍寰,方绍孟
页码:1032-1034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