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简史回顾

早在1780年,Tontama首先发现蛇毒有治疗疾病的作用。1967年Esmof和Tunnch从毒蛇的唾液中分离纯化出第6组分,并认定是类凝血酶(thrombin‐like enzyme),并称为ancrod(安克洛酶,又名arvin)。此后,又从巴西南美洲尖吻和矛头蛇毒中提出相似物质,分别命名为batroxibin(巴曲酶,日本)、repitrase和defibrase(降纤酶)。1971年将此具有治疗血栓疾病效果的蛇毒制剂作为抗栓药收录于英国药典。1971年日本东菱医药科技公司提纯的巴西矛头蝮蛇毒制剂 ......

——《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书名:《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栏目: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 第二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药物治疗 > 第四节 降粘疗法
作者:汪忠镐
参编:
页码:77-7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