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毒性机制】

铅及其化合物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完整的皮肤不能吸收。消化道吸收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铅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为7%~10%,但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可达45%。儿童生长发育期,由于生理学上的特点,呼吸道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可能高于成人。由于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亚铁螯合酶),阻碍了原卟啉与二价铁结合成血红素,使血清铁增加、原卟啉在红细胞中积聚,血液内红细胞中原卟啉(EPP)量增加或游离红细胞卟啉(FEP)增加,后者与锌离子结合成锌卟啉(ZPP)亦增加。 ......

——《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书名:《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栏目: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 下篇 各论 > 第九章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 第一节 铅
作者:金泰廙 王生 邬堂春 吴逸明 李 涛 赵金垣
参编:王世俊,梁友信,常秀丽,陈波,陈杰
页码:505-5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