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每日所摄取铜量中大约30%~40%被吸收入血,这些被吸收入血的铜通过位于肠细胞膜的转运体蛋白(transporterpro tein)— — — ATP7A的作用然后经门静脉进入血循环,再通过位于肝细胞窦状隙面的铜转运体(CTR1)进入肝细胞,肝细胞是体内铜稳态调节的中心环节。在肝细胞胞质内,谷胱甘肽和金属硫蛋白都是重要的清除剂,保护肝细胞免受铜毒损害。一部分结合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重要的铜蛋白。还有一小部分经消化道吸收入血的铜与血中的氨基酸如组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酰胺等结合以及与血中的肌肽 ......

——《神经遗传病学》
书名:《神经遗传病学》
栏目:神经遗传病学 > 第六章 椎体外系疾病 >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刘焯霖 梁秀龄 张 成
参编:周列民,李洵桦,徐评议,王柠,王一鸣
页码:122-123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