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七、基因在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凋亡中的调控

然而近年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也参与缺血性细胞损害,尤其是对再灌注损伤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其过程需要精确地转录调节的一定量的蛋白质合成,因此,只要能影响凋亡的信号转导、基因活化、转录、翻译及执行,均可影响凋亡过程。目前,引起神经元凋亡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据其他组织的模式认为是由于线粒体的通透性转换释放凋亡诱导因子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C)引起核损伤和凋亡(图9‐。SynthaseAdenosinetriphosphate腺苷三磷酸合酶〔引自:G ......

——《血管性痴呆》
书名:《血管性痴呆》
栏目:血管性痴呆 > 第9章 分子机制 > 第四节 细胞凋亡
作者:田金洲
参编:尹军祥,时晶,刘,程龙,杨承芝
页码:274-2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