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二 复极后不应期的分类

复极后不应期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A图显示缺血3分钟内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B图显示缺血3分钟内组2的有效不应期逐渐延长,组2是指测定不应期的S2刺激强度是阈值的2倍, C图则为A图与B图形成的复极后不应期,即缺血3分钟内复极后不应期值逐渐上升(组1是指测定不应期的S2刺激强度为阈值的4倍) 。因此,当药物能抑制晚钠电流,产生明显的复极后不应期,但同时对快钠电流影响较小,减慢传导作用轻微时,才使药物只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无致心律失常的不良作用。 ......

——《中国心律学.2013》
书名:《中国心律学.2013》
栏目:中国心律学.2013 > 第一篇 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 > 4.复极后不应期
作者:郭继鸿 胡大一
参编:蒋文平,方祖祥,马长生,杨延宗,吴书林
页码:25-3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