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一)电烧伤后凝血机制的变化

电烧伤后出现的凝血机制改变,造成局部组织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创面的深度和广度加重。尤其在电烧伤早期表现显著,并可延迟较长时间。电烧伤是一种特殊的烧伤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创面可出现继发性坏死现象,至今都难以较全面地解释。在电烧伤早期,血管内的血液成分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在电烧伤早期,AT‐E有明显下降,在伤后12小时开始回升,之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在电烧伤的局部组织血栓形成部位,存在一个低灌流区,白细胞极易被扣留在毛细血管中,导致血流紊乱,并释放出有损血液流动的物质,促进白细胞的粘附。相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七篇 特殊原因烧伤 > 专题三 电烧伤 > 第三节 我国电烧伤治疗和研究的创新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671-67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