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状态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每延误6天就丧失1%的功能,且神经再生速度依然停留在1mm/d的范围内。总之,了解周围神经的损伤的分子机制,首先要研究周围神经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性,以及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更为重要的是,神经膜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诱发、促进神经轴突的修复和生长,并精确地引导不同功能(运动或感觉)的神经轴突分别长入功能相同的神经终末装置中,从而在细胞水平保证受损伤神经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