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后囊膜混浊

后囊膜混浊在白内障手术后是非常常见的,发生率在10%~50%,与年龄呈负相关,儿童患者术后2年的发生率为100%。后囊膜混浊的三种类型: 1)Elschnig珍珠小体:上皮细胞增殖株,呈肥皂泡样位于后囊表面(图10-2-2)。后囊膜混浊的原因主要是在手术的刺激下,各种生长因子调控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对损伤的修复增殖过程,在临床上能够有效减少后囊混浊发生率的方法有:彻底清除残留皮质及上皮细胞:这非常难做到,尤其是上皮细胞的清除。但值得强调的是彻底清除皮质及尽可能多的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对防治后囊膜混浊是非常重 ......

——《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
书名:《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
栏目:眼科手术操作与技巧 > 第三篇 白内障手术 > 第十章 白内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 第二节 手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作者:魏文斌 施玉英
参编:王兰,王涛,王乙迪,王海燕,艾力坤
页码:77-7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