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Waldo等首次报道心房扑动的拖带现象,以后陆续有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心房扑动(AFL)、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室性折返性心动过速(VRT)拖带现象的报道。在心动过速时,用高于心动过速的频率进行超速起搏,由于缺乏保护性传入阻滞,起搏刺激进入心动过速的起搏点或折返环,心动过速的节律发生重整,频率升高到起搏频率。一旦停止刺激,心动过速频率恢复到原来的频率的现象称为拖带现象。超速起搏频率略快于心动过速频率时,能引发拖带现象的起搏刺激部位常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