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十章 与寄生虫有关的颌面部感染

其临床特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进行性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等。当感染白蛉叮刺人或宿主动物时,前鞭毛体随唾液进入皮下组织,侵入单核‐巨噬细胞后转化成无鞭毛体,不断分裂繁殖,使细胞破裂,逸出的无鞭毛体再进入其他单核‐巨噬细胞增殖。起病大多徐缓,早期主要症状为发热,一般持续1个月左右消退,间隔数周又开始发热,逐渐变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根据流行疫区居住及白蛉叮咬史或输血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免疫学诊断如抗原检测阳性,皮肤粘膜病变活检或骨髓及肿大淋巴结穿刺找利杜体,也可将标本作培养以查前鞭毛体,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 ......

——《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书名:《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栏目: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 第二十九篇 口腔颌面部感染
作者:王翰章
参编:曹荣桂,朱希涛,张锡泽,郑麟蕃,徐君伍
页码:2816-281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