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是2 ﹒ 5/100000~3/100000。发病机制有:基因因素(Ehlers‐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环境因素,创伤如颈椎按摩、头部突然转动以及车祸等,另外血管内诊断或治疗过程中导管操作也可能会导致夹层形成。对于夹层导致极高度狭窄的血管保护伞或导丝进入困难无法确认是否在真腔内时,可以使用微导管交换技术,超选择造影将导丝置入真腔内。在支架置入过程中尽量使用保护伞,预防支架置入过程中或置入后夹层内可能存在着附壁血栓脱落导致正常动脉栓塞,如果夹层位置较高,保护装置难以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