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血管成形术的发生发展

发明双腔导管,远端为聚氯乙烯制成的球囊,将球囊由灯笼状、厚壁改装成圆筒状、薄壁及相对不能伸展的球囊,降低了导管的直径(profile),同时,球囊在扩张时,向周围均匀施压。1976年,Gru entzig将他的周围气囊导管最小化,首次在犬模型和人尸体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将此结果在1976年AHA年会的壁报上发表。在此基础上,1977年9月,Gruentzig首次在患者身上进行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获得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闯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 ......

——《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书名:《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栏目: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 第一章 心脏疾病介入诊疗简介
作者:梁兆光 周玉杰 陈柯萍
参编:胡大一,黄从新,李为民,吴钢,黄鹤
页码: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