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介入治疗

2000年Amplatzer镍钛合金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问世,以其适应证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大大推动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发展。现在除了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不易行介入治疗外,其他各种类型室间隔缺损(包括继发性室间隔缺损如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后残余瘘、外伤后室间隔缺损等)均有介入治疗成功的报道。尤其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技术成功率高达95%以上,其近中期效果满意,但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 ......

——《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书名:《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栏目: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 > 第八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 >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 二、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作者:梁兆光 周玉杰 陈柯萍
参编:胡大一,黄从新,李为民,吴钢,黄鹤
页码:105-1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