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因子,特别是IFN的抗病毒作用,涉及了极为复杂的生化机制,包括诱导2 ′‐5 ′‐寡腺苷酸合成酶(2 ′‐5 ′ AS)的合成。激活核酸酶F,促使病毒的mRNA发生降解。2)发生磷酸化导致病毒蛋白的合成受阻。诱导磷酸二酯酶的合成,去除病毒核酸特异性的t RNA末端的CCA,使病毒蛋白的翻译受阻。诱生的2 ′‐5 ′ AS,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等统称为抗病毒蛋白。既然IFN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抗病毒蛋白的诱生来实现的,那么是否可以绕过IFN本身,而选择编码这些抗病毒蛋白的基因作为抗病毒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