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二节 中国Ⅱ类和Ⅲ类供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维护

世界上首例肝脏移植及心脏移植手术均采用的是心脏死亡供体[ 1 ] 。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由于心脏死亡供体预后较差,以及20世纪。60 、 70年代脑死亡概念的引入,使得心脏死亡供体的数量迅速减少[ 2 ] 。近15年以来,由于器官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供体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使得利用心脏死亡捐献的供体数量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公民无特殊要求前提下,我国仍以心脏死亡为统一标准判定死亡,通过有计划地撤除支持治疗后等待心脏停跳,热缺血时间已知。 ......

——《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
书名:《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
栏目: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理论与实践 > 第五章 捐献的供体病理生理变化及维护
作者:何晓顺 焦兴元
参编:黄洁夫,马毅,王小平,王长希,王东平
页码: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