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二、临床病原体检测技术的现状

近二三十年来,感染病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经典的感染病渐被控制,同时一些新的病原体不断被发现,如朊粒( prion )被确定为疯牛病及人类克-雅病的病原体。常见致病微生物如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杆菌等的威胁依然存在并出现严重耐药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计算机与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利用微量快速培养基及微生物编码鉴定技术,创造了半自动及全自动微量生化反应系统,使传统的微生物手工操作技术进入自动化及计算机化的时代。单克隆抗体、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出现及间接凝集反应的建立衍生出一系 ......

——《实用传染病学》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 > 第八章 感染病诊断技术 > 第五节 临床病原体检测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作者:王宇明 李梦东
参编:毛 青,于乐成,万谟彬,王小红,王英杰
页码:148-150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