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很早就有被鼠咬得病的记录。2300年前住在印度的Wagabhatt就提到鼠咬伤后会发生皮肤损伤,许多文献记录认为那就是人类对鼠咬热的首次认识。鼠咬的伤口中曾分离到葡萄球菌、钩端螺旋体、巴斯德菌、棒状杆菌、梭菌属和鼠咬热的病原体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现在知道鼠咬热既可以由小螺菌,也可以由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由念珠状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全球分布,小螺菌感染报告较少,主要发生在亚洲,在日本鼠咬热又称为“鼠毒症( sodoku ) ” 。从事各种不同职业均可以感染,发病以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人群、农民、无家可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