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本症的本质是因子Ⅴ基因发生了突变,第1691位的核苷酸G → A,导致506位上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所取代,生成异常因子Ⅴ。因此,因子Ⅴ a对APC产生抗性,不能被灭活,却仍保留其促凝活性,造成一种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但尚有5%左右的患者发病机制不清楚。实验室检查:本症需要用APC抵抗试验予以确诊。发病年龄较其他遗传性抗凝因子缺陷症为晚,首次发病年龄为18~53岁。患者APC抵抗试验结果阳性。2)鉴别诊断:除依赖于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抗凝因子缺陷所致血栓性疾病作鉴别外,与继发性抗APC作鉴别是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