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完成体内氧、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内分泌激素等的运输,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有:降低自律性:通过增加最大舒张电位,或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率,或上移阈电位等方式降低自律性。通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和苯妥英钠等均能使4相坡度减小,即舒张期自动去极化频率降低。一定血浆浓度的利多卡因所发生的电生理效应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但过高浓度则通过作用于钠离子快通道而抑制心脏的传导。布比卡因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