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二、慢性药源性肝损害

慢性药源性肝炎一般是由急性药物性肝炎演变而来,通常是指急性药物性肝炎症状持续不消失,伴有肝功能生化异常,或黄疸持续不退达3个月以上者可界定为慢性药物性肝炎。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一开始即呈慢性者,此类患者多见于长期用药的情况下发生,潜伏期长,6个月~2年。通常起病后开始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肝功能改变也常不明显,未引起患者和医师的重视,而继续使用致病药物,或急性发病后未完全康复,而再次使用该药所致。临床上急性阶段出现肝大、黄疸和腹水,轻症者可康复,部分转入亚急性期,重症者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少数发展为充血性肝硬化 ......

——《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书名:《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栏目:药源性肝肾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上篇 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对策 > 第三章 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分型 > 第一节 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分型
作者:侯连兵 周静
参编:王成蹊,陈宜鸿,卞俊,苑振亭,马云
页码:29-3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