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三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CHPS)是由于幽门肌层增生、肥厚,使幽门管狭窄、延长而引起的胃出口梗阻,为新生儿、小婴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1888年Hirschsprung首次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1889年Lobker首次行胃肠吻合术治疗该病获得成功,但该手术的死亡率高达50%左右。在胚胎第4~5周,由于幽门部发育过程中幽门肌过度增生,尤其以环肌明显,使幽门肥厚、幽门管狭窄和延长,故这种情况在出生时已经存在 ......

——《小儿腹部外科学》
书名:《小儿腹部外科学》
栏目:小儿腹部外科学 > 第四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作者:王 果 冯杰雄
参编:王维林,蔡威,郑珊,董蒨,夏慧敏
页码:193-19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