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莱姆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感染的蜱叮螫人时,螺旋体随蜱唾液进入人体,寄生于细胞外,与宿主细胞粘连并逃逸宿主免疫攻击,通过在组织间迁移或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导致病变。在伯氏疏螺旋体基因组分析未发现明显的毒力因子,所致的组织损伤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免疫反应所致的损伤:螺旋体到达局部组织后,可刺激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样细胞等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如IL-6 、 IL-8 、 IL-12 、 IL-18 、 IFN - γ等导致炎症反应。本病可累及角膜、巩膜、血管膜(葡萄膜) 、玻璃体及视 ......

——《实用传染病学》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 > 第二十章 螺旋体病 > 第四节 蜱媒螺旋体病(莱姆病)
作者:王宇明 李梦东
参编:毛 青,于乐成,万谟彬,王小红,王英杰
页码:1095-1097
版本: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