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六、次保留效应

在良好的色谱分离中,样品分子仅是单一的保留过程被保留。如在反相色谱中,溶质与柱填料的非极性烷基链发生疏水性的作用。但在以硅胶为基质的填料中,有些样品组分能与硅醇基团相互作用。这是次保留过程,使峰严重拖尾。有限的强基质被消耗掉,柱对有些组分超载,这些超载的组分继续与次级基质发生相互作用。要解决此问题可试着在流动相中同时加碱性和酸性改良剂,如加1%醋酸和10mmol/L的三乙胺,可使有的组分成为对称峰形,而且柱与柱之间保留也一致。1)离子交换效应:质子化了的样品分子与离子化了的硅醇发生离子交换,产生次保留效应 ......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
书名:《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
栏目: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 > 下篇 体内药物分析实用技术篇 > 第二十五章 HPLC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方法学和分离技术 > 第一节 畸 形 峰
作者:李金恒
参编:陈小铭,陈冰,李金恒,芮建中,郭联庆
页码:527-53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