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三、前沿状况

在1998年以前,人们对原发性淋巴水肿发病机制的探讨仅限于病理学研究及病理生理学指标的测定。这一结果支持了以下假说:肢体发生原发性淋巴水肿时大量的淋巴液通过多数小口径、广泛存在的淋巴旁路回流,导致毛细淋巴管高压,同时近端集合淋巴管的收缩增强。05),而静止段流速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观察到浅表毛细淋巴管的明显扩张和节律性返流,且深部集合淋巴管之前的大淋巴管内的淋巴流速显著高于静止段浅表毛细淋巴管(P < 0 ﹒.对于Ⅲ期淋巴水肿,因为皮下组织广泛纤维化,淋巴显像显示淋巴回流明显淤滞,采用Sistrunk方 ......

——《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书名:《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栏目: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 第二十四章 血管与淋巴外科 > 第六节 淋巴水肿性疾病
作者:邹声泉 龚建平
参编:裘法祖,龚建平,邹声泉,吴新民,张元芳
页码:534-53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