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636. 脊髓节段损伤后大鼠蛛网膜下腔时空形态变化

脊髓损伤(SCI)后自发修复或治疗引起的恢复是非常有限的,可能与髓外的改变相关,而后者仅简单地被记录在案。在这里,作者报告的是脊髓损伤的临床相关模型脊髓蛛网膜下腔(SAS)的形态变化。麻醉大鼠接受轻度或重度T9脊髓损伤。急性严重损伤后,SAS闭塞主要是与脊髓水肿和蛛网膜下腔血肿相关,轻微损伤观察到硬膜囊缩窄的趋势。总之,早期髓外的SAS变化可能产生脑脊液(CSF)动力学和脊髓的血液灌注变化的预期,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

——《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书名:《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栏目:神经创伤学新进展. 2014 > 第四部分 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
作者:张赛 李建国
参编:涂悦,程世翔,刁云锋,马铁柱,王鹏
页码:280-28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