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五、颅内压(I CP)监测

根据所采用的技术不同,I CP监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脑室引流测压、脑实质探头、蛛网膜下腔探头、硬膜外探头、腰穿测压,以及经颅多普勒等。I CP监测群体包括重度脑创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卒中后并发严重脑水肿、缺氧性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等。AANS指南推荐的CPP干预界值为60mm Hg,并指出若患者不存在脑缺血情况,不必将CPP维持在70mm Hg水平以上,否则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但是目前临床很难确切判断到脑血管对CPP变化的反应,整合其他脑功能监测手段可能会 ......

——《麻醉学》
书名:《麻醉学》
栏目:麻醉学 > 第九篇 临床麻醉监测 > 第四十章 脑功能监测和术中知晓 > 第一节 术中脑功能监测
作者:黄宇光
参编:刘进,姚尚龙,于春华,王庆,王天龙
页码:497-49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