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出血由创伤、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出血性疾病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按血液逸出的机制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由于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维生素C缺乏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接合处的基质和血管外的胶原基质形成不足,致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如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Ⅸ(血友病B)、遗传性vWF缺乏(von Willebrand disease,vW病)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Ⅳ、Ⅴ、Ⅶ、Ⅹ、Ⅺ等因子的先天性缺乏。DIC时 ......

——《病理学》
书名:《病理学》
栏目:病理学 >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第二节 出 血
作者:陈杰 李甘地
参编:文继舫,来茂德,孙保存,丁彦青,王国平
页码:58-5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