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经角膜小梁切除术

成功的滤过性手术取决于,手术后有一个大而弥散的少血管的功能性滤过泡。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多为,结膜下及巩膜瓣表面瘢痕增生,使得滤过通道完全阻塞。1992年van Buskirk首先报道无结膜切口的小梁切除术。1994年,何永奇等报道用此手术方法对15只青光眼行治疗观察,术后滤过泡弥散,14只眼在不用降眼压药情况下眼压正常。经角膜的小梁切除术不同于常规小梁切除术。2 .解剖巩膜内袋以铲形刀自角巩膜缘部的板层角膜瓣的基底,向巩膜侧继续解剖直至结膜止端后1.5~2mm处,作成3mm宽的巩膜基质内袋状间隙(图11 ......

——《青光眼治疗学》
书名:《青光眼治疗学》
栏目:青光眼治疗学 > 第十一章 青光眼手术 > 第二节 常用的滤过性手术
作者:张舒心 唐 炘 刘 磊
参编:王宁利,王华,王涛,王阑,王怀洲
页码:148-15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