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第八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对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作出了最新修正,如下: 1 .一般诊断标准.本病临床上罕见,它是由于某些因素使纤溶酶原被激活为纤溶酶,或纤溶酶抑制物减少,引起高纤溶酶血症,继而降解纤维蛋白原,水解其他血浆凝血因子,形成以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为主的低凝状态。积极消除各种诱因,如抗休克治疗,及时纠正酸中毒、缺氧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以预防或阻止DIC的发生、发展,为人体正常凝血-抗凝血平衡的恢复创造条件。肝素治疗时血液学监护:普通肝素使用的血液学监测最常用者为APTT ,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