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子宫内膜局部因素

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曾有很多学说对其进行了解释,列举如下:1 ﹒子宫血管异常子宫内膜血管有其特殊构成,基底层血管直而不受性激素影响,功能层内膜的血供来自对性激素非常敏感的螺旋动脉。后者子宫内膜合成的PGE2比PGF2 α多,而前者子宫内膜合成的PGE2比PGF2 α少。可见PAI‐1和TF在正常月经期子宫内膜止血中的作用。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子宫内膜周期中以分泌晚期的含量最高,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纤维蛋白溶解的增加与月经过多的流血量呈正相关,提示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增多是造成功血流血过多的关键因 ......

——《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
书名:《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
栏目: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 > 第七章 青春期月经异常及相关疾病 > 第一节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二、发病机制
作者:杨冬梓 石一复
参编:郎景和,杨冬梓,石一复,张清学,乔杰
页码:167-16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