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灌注损伤和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及神经内分泌激活均参与了心源性休克的发生与发展,但心源性休克的核心机制是建立在坏死心肌面积过大基础之上的,因此,尽早实现心肌再灌注是治疗的核心。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下积极的溶栓治疗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挽救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ACC/AHA指南将PCI和CABG作为年龄< 75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36小时内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的Ⅰ类适应证。因此,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PCI的选择与不合并心源性休克的MI患者相同,均应尽早行PCI进行血运重建。患者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