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七节 经肛门直肠壁、内括约肌切除术

自1989年开始,对新生儿及小婴儿短段型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我院采用经肛门右前侧内括约肌切除术,随访检查得到良好效果。手术指征:新生儿及小婴儿的短段型、常见型巨结肠(狭窄段达骶骨峡部),扩张段肠管病理改变较轻,术后可逆转恢复正常者。直肠环肌常与黏膜粘连被一并分开,应将其分离切除,否则术后可出现肛管痉挛,影响治疗效果。4 .切除内括约肌1cm宽,4~5cm长,如肛门过小,上方难以暴露切除,可作纵形剪开,其顶端必须达到骶骨峡以上的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4 .直肠向后弯曲,前侧切除分离可达较高位置。 ......

——《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
书名:《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
栏目: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 > 第十四章 经 典 手 术
作者:王 果 冯杰雄
参编:魏明发,孙晓毅,王果,向磊,李宁
页码:185-18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