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模型的主要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动物呼吸窘迫,鼻翼扇动。肺脏病理观察,苏丹Ⅳ染色可见肺血管腔、肺泡隔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脂肪滴。透射电镜观察到肺泡毛细血管腔内有较多脂肪栓子,有的堵塞整个管腔,压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脂栓周围每见中性粒细胞。肺巨噬细胞(包括间质和肺泡巨噬细胞)功能活跃,伪足增多,吞噬大量脂肪滴,成为“空泡细胞”。肺泡腔内每见多核白细胞和纤维蛋白等的渗出。扫描电镜可见大片肺泡表面为炎性渗出物覆盖,其中的白细胞表面伸出大量芒刺样突起,胞内的颗粒减少,呈典型的活化状态。现已明确,激活的白细胞可释放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炎症介质,通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书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栏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第四篇 实验技术 > 第十章 动物模型制作 > 第二节 骨髓模型
作者:毛宝龄 钱桂生 陈正堂
参编:徐剑铖,孙耕耘,毛宝龄,王建春,叶明福
页码:239-2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