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DIC发病机制甚为复杂,且可因基础疾病不同而异,现将其归纳如下。在各种病因如缺血、缺氧、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酸中毒等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两种变化:轻度损伤(亦称内皮激活)主要涉及其功能变化,包括:① v WF合成释放增加。重度损伤表明血管壁结构破坏,包括:①血小板黏附于胶原。伴随血小板黏附聚集出现血小板释放反应.无论内皮激活或血管壁结构缺损均导致血浆内皮素升高。凝血途径的激活是DIC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细菌内毒素、血浆中游离饱和脂肪酸、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可直接激活因子Ⅻ。PC系统的破坏导致以产生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二十篇 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章 止血与血栓 >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2615-2616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