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生理学](二)星状细胞

星状细胞由Ito于195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Ito细胞,还有窦周细胞、贮脂细胞和间质细胞之称。该细胞位于窦周Disse间隙内,形态不规则,胞体呈卵圆形,两个星状细胞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从一个细胞核到另一个细胞核约40 μ m)。在正常的肝脏中,与肝细胞的数量之比为1 ∶ 20,其总体积占肝体积的1.4%。虽然星状细胞数量较少,但从其表面伸出的星状突起,常沿内皮细胞延伸到整个窦周隙内。星状细胞胞浆内有丰富的脂滴,主要贮存和代谢维生素A,脂滴大小不等,数量不等。由于脂滴挤压,星状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并位于细胞一侧 ......

——《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书名:《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栏目: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 第八章 细胞外基质和肝脏修复 > 第三节 肝细胞生长微环境 > 二、窦状隙细胞
作者:贾战生
参编:闻勤生,赵英仁,白雪帆,马庆九,马强
页码:19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