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早期以情志病统称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历代文献多有描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提及情志致病129篇之多,占全书疾病的72.9% ,阐述了情志变化同发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中医情志病学的理论基础,其中论述癫狂的《灵枢·癫狂篇》是我国最早的情志病学(精神病学)的专篇论著。综上,中医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因素多为风邪、火热、痰浊、瘀血、情志失调等,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证,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肾、胆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