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为Toti在1904年首次采用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术式为以后临床广泛应用,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解剖上泪囊与鼻腔仅相隔两层结构,即鼻黏膜和骨性泪囊窝,泪囊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位于中鼻道前端,提示经鼻行泪囊造孔手术较传统经皮手术更为简捷、易行和安全。1988年,Rice首次进行鼻内镜监视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的尸体解剖研究。该手术避免了经皮手术损伤内眦血管和韧带的弊病,无面部瘢痕,手术并发症少,同时可矫正影响泪囊造孔引流,导致手术失败的鼻腔、鼻窦疾病或解剖异常等因素,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