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视网膜的再生与移植

视网膜是视觉中光电变化的发生部位,其功能及解剖的异常均可导致视觉功能的下降。RPE移植的研究始于1983年, Gouras等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移植于猴眼的Bruch膜上,并发现移植后1 ~ 2小时,细胞即贴附于Bruch膜上,形成似上皮样单层细胞,这些移植的细胞尖端向着神经视网膜,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并有吞噬现象。术后14个月,用自体带蒂移植片的视力为20/400 (术前为眼前指数) ,而且移植的色素上皮细胞固定,同种异体植片的患者在术后10个月出现黄斑下纤维膜形成,视力无提高。也许在切实解决了现存问 ......

——《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书名:《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栏目: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 第二十八章 角膜、结膜、视网膜再生 > 第三节 视网膜的再生
作者:付小兵 王正国 吴祖泽
参编:马小军,王 为,王正国,王恩彤,王常勇
页码:632-63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