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十一节 中性粒细胞疾病

中性粒细胞是由骨髓的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经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等阶段,转化为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进入血流后的中性粒细胞,约5%在血循环中(循环池),约10%~15%附于血管壁边缘(边缘池)。当注入肾上腺素或剧烈运动时,可使附于血管壁边缘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流,致白细胞增多。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最后进入组织,执行吞噬细菌和异物的功能,是抵御微生物入侵的主要吞噬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内、血管内(包括循环池和边缘池)及组织内,三者保持平衡。当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增多 ......

——《小儿内科学》
书名:《小儿内科学》
栏目:小儿内科学 > 第九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作者:黄绍良 陈述枚 何政贤
参编:杜敏联,方建培,庄思齐,邹小兵,陈纯
页码:423-4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